运河名城心向大海 复航新汴河宿州逐梦

发布日期:2021-09-08 16:18 来源: 拂晓新闻网 编辑:信访局站点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身处中原,心向大海。随着日前新汴河航道(宿县闸至徐岗段)疏浚工程全面建成并通过交工验收,自2017年开始谋划推动的新汴河复航进入新里程,宿州的“通江达海”梦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梦圆时刻日益临近!


 
新汴河游船码头。记者 董虎 摄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里这样咏叹。

宿州是在隋唐年间因为大运河而兴起的一座城,是隋唐宋时期安徽境内隋唐大运河上的唯一州城,建城于唐元和四年(809年),因埇桥“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故置州以守。千余年间,一直为历代州府治所。

千年历史千年沧桑,但宿州向海之心“依然澎湃”!1000年前,因河而兴的千年古城宿州就傍着大运河通江达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1000年后的宿州依然深深记得历史的召唤,一股内心深处的澎湃力量推动着她以一颗赤子之心,扑向大海……

新汴河是由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联合开挖的一条人工渠化河流,1966年动工,1975年正式通航,因与隋炀帝所开挖的古汴河相近,由此而得名为新汴河,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作为宿州乃至皖北地区一条重要的省际航道,新汴河上游通过沱河连接河南商丘、辐射郑州,通过萧濉新河、濉河引河连接淮北,下游通过溧河洼注入洪泽湖,连接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宿州、淮北等皖北地市及粮食产区、煤炭矿区、产业园区,是粮食、煤炭、矿建材料等重要物资运输大通道。但是,近年来,河道淤积严重,船闸年久失修,部分桥梁阻碍航行,航运功能日益萎缩,全线处于断航状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全面加快新汴河复航工作,恢复新汴河航运活力,落实运输结构调整和部署,完善和优化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这条省际“断头航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新汴河复航迎来了历史性机遇。2017年2月,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纳入《安徽省水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打通断头路“10313”行动计划;2017年7月,市政府与省交通运输厅签署《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省市共建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2017年9月,宿州市政府与宿迁市政府签订《共同加快推进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合作协议》,明确共同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航道建设规划,保持上下游规划等级衔接,按同等标准,同步实现通航功能;2018年,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纳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三五”规划(2018年调整)》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8-2030年)》。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自此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项目建成后,连接洪泽湖通达京杭运河,打造沟通东部地区重要水运通道,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和水资源综合效益,将大大提升宿州市水运通达能力。安全、顺畅、低碳、绿色的新汴河航道,将为我市提速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对于构筑皖苏省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宿州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采取“省市共建”模式组织实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宿州交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安徽省宿州港航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分四个项目分批实施。其中,按四级航道标准疏浚整治宿州闸至徐岗段95公里航道,同时改建灵西闸大桥、灵固大桥、泗五大桥等碍航桥梁;按1000吨级标准建设宿州船闸工程、灵璧船闸工程、团结船闸工程。2018年,先期开工建设宿州闸至徐岗段航道疏浚工程和灵璧船闸工程;2020年前,逐步实施宿州船闸和团结船闸工程。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宿州市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指挥部,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督查调度。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工程前期工作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工程进度。2017年8月,新汴河航道(宿州闸至徐岗段)整治工程和灵璧船闸工程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并完成立项审批;2017年10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2018年4月,初步设计获得批复;2018年6月,新汴河航道(宿州闸至徐岗段)整治工程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2018年12月初,灵璧船闸工程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至此,新汴河航道(宿州闸至徐岗段)整治工程和灵璧船闸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项目开工建设。

古老的汴河将焕发新的青春,综合整治后的新汴河航道全线贯通后,年通过能力可达3000万吨,上连中原经济区,下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开辟一条崭新的豫皖苏及长三角地区航运大通道;在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与建成的高铁站及待建的机场形成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宿州乃至皖北地区通江达海的美好夙愿。

在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推进实施过程中,我市始终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建设原则,致力于打造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展示文明形象、体现科技智慧以及造福沿线百姓的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创新长廊、经济长廊和幸福长廊。

建设生态长廊。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始终把环保理念贯彻在设计、施工与管理中,结合堤防建设与防洪要求,积极推广植物、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等生态护岸技术,保护水生态,坚持利用与整治相结合、保护与防护相结合原则,重点对水源涵养功能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进行边坡整治和取弃土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因河制宜,积极开展绿色建设。

展现文化长廊。项目以港航建筑为载体,着眼汉风皖韵总体设计,统一规划建设,着重打造文化工程。埇桥段着力体现“顽强拼搏、勤劳坚韧”的汴河精神,打造与人文交融、与自然共生的航运中心;灵璧段位于霸王之城、灵石之都、钟馗故里、虞姬之乡,重在讲好灵璧故事;泗县段着力体现“团结治水、精诚合作”精神,彰显皖苏两省深厚情谊,描绘出一幅生态环保、蓝绿交织的风情画卷。宿州、灵璧和团结三座船闸管理区建筑,融入地方文化精髓,按照汉代元素、现代风格创新性设计建造,建筑形象简约大气,实现功能、造型、环境与历史的和谐统一。桥梁设计传承文化特点,关注民生福祉,展现生态景观,统筹适用、安全、美观、经济设计方针,坚持借景与造景相结合,将河边公园、桥头公园与桥梁有机融合,做到“一桥一景”,构成新汴河航道上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筑就创新长廊。精雕细琢,按照“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准管理”原则实施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强化科技引领,开展工程创优,积极开展水运工程绿色施工关键技术等技术攻关,推进新工艺应用,突出创新驱动,采用“水上ETC”等智能过闸系统,筑就智慧航道,建设水上高速。

打造经济长廊。主动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与产业发展规划、港口布局规划相衔接,与水利防洪排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与水利工程有机结合、与相关产业优势互补、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助力皖北地区加快振兴。

建设幸福长廊。结合沿线城镇布局,着眼“水陆一体、服务于民”思路,建设苗庵、泗城服务区,实现岸电、加水、燃料补给、维修配件及购物、休闲等服务功能,打造既能满足船民生产和生活需求,又能服务沿岸居民的共享平台,让人民群众在航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充分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幸福。  记者 陈成光

关闭